7月8日—9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烟台举办全省科技赋能质量安全监管暨智慧工地建设技术交流(政府开放日)活动。此次活动以“政府开放日”形式面向行业及公众,通过实地观摩、技术研讨与政企互动,展现智慧工地建设成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王润晓出席活动并讲话,烟台市副市长李金涛致辞。
活动首日,来自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分管负责人、工程质量主管科(处)室、质量监督机构主要负责人,部分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媒体记者、群众代表170余人,走进烟台城市快速路塔山北路三工区、正大尚誉府A地块项目两大示范现场,一同近距离感受隧道施工中“BIM+GIS技术” 如何实现地质风险精准预警与施工进度动态模拟。在正大尚誉府项目,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料验收系统”实时记录钢材重量与规格;“AI视频监控”自动识别未佩戴安全帽、违规闯入危险区域等行为并即时告警。
“过去工地安全靠人盯,现在靠‘数字眼睛’全天候守护,效率提升看得见!”企业代表现场感慨。
技术论坛环节,清华大学孙宏波、林佳瑞教授分别解析数字住建顶层设计与转型路径。来自设计、施工、监理、检测、运维等领域的9位专家,以真实案例拆解智慧技术如何赋能行业全链条。
座谈会上,济南、青岛、烟台、德州、滨州等5个地市进行了智慧工地建设经验交流。据悉,济南把“实用、管用、好用”作为建设智慧工地的鲜明导向,不断丰富智慧工地建设内涵和拓展应用。2021年初,青岛在全市范围全面启动智慧工地建设,率先发布青岛市智慧工地系列标准。烟台实现常态化线上督导、线上预警和线上审批,质量安全监管效能大幅提升。德州加快数字平台建设,强化工程建设全周期、监督人员全流程、施工现场全要素监督管理。滨州依托住建领域数字底座,创新打造建设工程“智监管”,实现从勘察设计到投诉服务全过程智能化监管。
王润晓指出,平台在智慧工地中发挥着“指挥中枢”的作用,要抓好平台建设这个“大脑”,各市已有平台,要按照《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统一数据接口,打破数字壁垒、信息孤岛,尽快实现信息联动、数据共享。项目是智慧工地系统的直接载体,发挥着“应用端”和“感应端”的作用,要抓好项目建设这个“触手”,各市要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引领性智慧工地项目,实现动态监测、实时感知,提升全省智慧工地建设水平。数据在智慧平台中发挥着感知、联通的作用,直接关乎智慧工地建设成败,要抓好数据治理这个“神经”,在抓好数据汇聚基础上,充分利用大模型,迭代升级AI智慧感知系统,对在建项目进行数字化感知、即时化分析,实现智能化监管。
本次政府开放日,通过打开工地大门、分享实践真知、共商发展大计,山东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向公众清晰传递了以数字化驱动监管现代化、以透明化提升公信力的坚定步伐。
·来源:海报新闻
0531-87080801/02/03/05/06/07/0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经四路小纬四路2号8楼
邮箱:sjskjxh@jn.shandong.cn
鲁ICP备2020039468 技术支持:品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