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关于开展2025年度“百城千校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4-24

各市工商联、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工商联所属商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决策部署,以及有关部门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要求,省工商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决定联合开展2025年度“百城千校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以下简称“行动”),进一步凝聚合力,扎实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培育就业扩容提质新动能,深化产教融合,突出技能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传统产业升级、数字转型的岗位挖掘与职业转换。聚焦挖潜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规模,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和民营企业招聘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为实现全国100个以上城市联动、覆盖1000所以上高校、组织引导10万家以上民营企业参与、提供10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目标贡献山东力量。有条件的市可将行动向县域范围拓展。

二、行动时间

根据各地实际,全年持续开展行动。重点在两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为2025年3月—5月中旬,第二阶段为2025年10月—12月中旬。

三、主要内容

(一)培育就业扩容提质新动能。结合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发展,积极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向民营企业转化,引导民营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好数字转型的岗位挖掘、职业转换。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围绕养老、医疗、旅游、体育等社会事业实现产业融合,同时积极参与孵化空间、实验室、“转型实践田”等创业发展项目,催生新的就业增长点。

(二)加大岗位挖掘力度。要结合“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民营企业服务月”等工作推进行动,了解本地民营企业经营状况、用工需求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状态、求职意愿等信息,深入挖掘就业岗位。工商联要将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与行动紧密结合,教育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广泛发动执常委企业、商会组织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行动,稳定拓展就业岗位,主动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三)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日。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用人需求方向,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行动招聘日机制‌(每季度首月最后一个周五),定期在各级人力资源市场举办小而精、专而优的细分领域专场招聘会,各级工商联要广泛发动所属商会、会员企业参与,重点筛选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等求职人员学历层次、技能水平的岗位信息,各级人社部门、教育部门要组织高校毕业生等有求职需求的人员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实现高效互动、精准对接。

(四)组织民企进校园活动。组织一批“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和高校围绕定向人才培养培训、就业实习见习、人力资源提升、人工智能应用等内容和领域深入开展校企供需对接,注重校企合作实效性。结合实施“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金秋招聘月”“‘就选山东’2025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系列活动”等,为民营企业进校招聘提供更多便利。

(五)开展线上云招聘活动。在全联人才在线、数字工商联、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开设行动专区,发挥平台作用,共享岗位资源,集中发布岗位信息,持续举办行业性、区域性招聘活动。各市可依托本地线上招聘平台开展直播带岗、视频双选会、企业云宣讲等活动,配合线下活动联动开展,扩大招聘活动影响力和覆盖面。鼓励有条件的市开展跨区域联合招聘活动。

(六)突出技能人才培养。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动性,紧密对接高校优势资源,积极参与校企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促进产业链、人才链、技能链融合发展,深入推动技能强企工作。鼓励企业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总结一批产教融合优秀案例,形成以市场化培训为主导、行业企业自主培训为主体的职业技能培训供给体系。推动民营企业领先行业技术转化为专业课程,强化教育育人促就业功能,提高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匹配度。

(七)提升区域协调发展就业承载力。工商联要把行动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民企进边疆”行动等工作深度融合,组织民营企业联系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边境县,推动落地一批融合农文旅、贯通产加销,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打造建立一批就业实习驿站,为高校毕业生青年群体创造更多实习就业选择。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积极探索发挥城乡企业研究基地作用,建立高校在读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机制。

(八)提供针对性就业指导帮扶。开展就业育人系列活动,鼓励用人单位深度参与支持全国、山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制度,遴选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担任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就业观念。鼓励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公共实训基地、高校及企业等参与开发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完善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机制,推动政、企、校协同联动,鼓励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聘退役大学生士兵和低收入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毕业生。要结合“十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实施,更多开发科研类、技术类、管理类见习岗位。

(九)推进稳就业政策落实。依托校园招聘活动开展政策宣讲,帮助企业了解扩岗补助、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向企业发放政策清单、服务清单和经办机构清单,告知政策申请流程和经办渠道。推广“直补快办”政策申领模式,向符合发放条件的企业集中兑现各项支持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提供“稳岗扩岗”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各地多措并举激发民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单位要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加强工作统筹、凝聚工作合力,力争将行动打造成民营企业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响亮品牌。工商联要做好行动的牵头组织、策划实施、人员场地对接以及民营企业组织发动等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各高校为线下招聘活动提供场所等服务保障,做好活动宣传、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等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落实就业政策支持服务,开展稳就业政策宣传解读等工作。

(二)提升行动实效。各地各单位要细化实化工作举措,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要主动对接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完善民营企业岗位归集机制,挖掘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要加强对参与招聘企业的资质和岗位审核,防止出现招聘欺诈、求职陷阱等违法招聘行为;要加大对行动的宣传力度,注重典型选树,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工作覆盖面。省工商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选定部分重点城市定期跟进工作进度、参与现场活动、开展调研指导等工作。

(三)及时反馈总结。各市工商联要牵头做好信息报送、数据统计、工作总结等工作,相关信息、材料请报送至省工商联经济处邮箱sd86097951@163.com。请于4月23日前,汇总报送联络人信息表(见附件1)和拟开展活动计划表(见附件2)。活动期间,及时汇总活动预告、招聘安排、经验做法等信息,分别于5月24日、11月25日前,反馈上半年、下半年工作总结和汇总情况表(见附件3)。

五、联系方式

省工商联经济处(法律处)

林吉奎 肖雅绣  0531-86097951

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

任永红  0531-51793820

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就业服务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处)      

孟  越  0531-51788615

附件1“百城千校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联络人信息表

附件2“百城千校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拟开展活动计划表

附件3“百城千校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汇总情况表







山东省工商业联合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4年4月21日


0531-87080801/02/03/05/06/07/0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经四路小纬四路2号8楼
邮箱:sjskjxh@jn.shandong.cn

鲁ICP备2020039468 技术支持:品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