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25年“鲁新杯”山东省全员创新竞赛建设建材系统组织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5-05-28

为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积极投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新质效,在“好房子”建设和建筑业全产业链健康持续发展发挥更大作用,按照省总工会、省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关于举办2025年“鲁新杯”山东省全员创新竞赛的通知》(鲁会〔2025〕13号)和《山东省总工会印发〈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工作方案〉的通知》(鲁会〔2025〕25号)要求,结合建设建材系统工会工作实际,制定2025 年“鲁新杯”山东省全员创新竞赛建设建材系统组织实施方案如下:

一、赛道设置

建设建材系统全员创新竞赛分选拔赛和拓展赛两大类七个赛道组织实施。

(一)选拔赛。主要承担选拔优秀单位、项目参加全省决赛任务,设置全员创新企业、创新工作室和职工创新创效等三个赛道。

(二)拓展赛。主要任务是以创新竞赛方式推动省总工会和上级产业工会重要工作任务在建设建材系统落实,设置“五小”创新成果、鲁班工匠学院、鲁班工匠学堂/实训基地、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等四个赛道。

二、竞赛组织

为加强对劳动竞赛工作的领导,省建设建材工会联合山东省建筑业协会、山东省建设科技与教育协会成立2025 年“鲁新杯”山东省全员创新竞赛建设建材系统竞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省建设建材工会,具体负责竞赛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等工作。

三、竞赛实施

(一)全员创新企业赛道

1.参赛对象。依法成立工会组织且在山东省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以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驻鲁央企所属的二级、三级单位。

2.参赛条件。企业大力倡导“改善即是创新、人人皆可创新、处处皆可创新”的理念,全员创新、全面创新氛围浓厚,创新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各领域、全过程,形成全员创新创效的工作机制。全员创新为企业带来良好收益,推动企业在本地区、本行业中形成显著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具有领先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主持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近三年获得省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励;被认定为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等。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参赛资格;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属于国家规定的禁止、限制和淘汰类;仍处于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近三年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严重环境违法或严重群体性事件;欠缴国家税款和工会经费;未组建工会,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有关要求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

3.竞赛方式。省建设建材工会联合山东省建筑业协会组织专家对各参赛单位提供材料进行综合评审,根据名额分配择优从市级全员创新企业中推荐参加省级决赛,同时按照全部参赛单位80%的比例择优确定省建设建材系统全员创新企业赛道优胜奖。

(二)创新工作室赛道

1.参赛对象。各企事业单位成立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2.参赛条件。创新工作室有效运行一年以上;领衔人为从事一线工作的劳模和工匠人才,且创新工作室名称应当体现领衔人姓名。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有效运行三年以上;近三年获得市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励;在各级工匠学院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市级及以上创新工作室联盟成员单位。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赛:企事业单位原有建制的研发、技术、检验等机构;齐鲁工匠等省总工会公布的工匠人才领衔建设的创新工作室。

3.竞赛方式。省建设建材工会组织专家对各参赛单位提供的创新工作室材料进行综合评审,根据名额分配从市级创新工作室中推荐参加省级决赛,同时按照全部参赛单位80%的比例择优确定省建设建材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赛道优胜奖。

(三)职工创新创效赛道

1.参赛对象。原则上是一线职工立足岗位取得的优秀创新成果,主要包括: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对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改进;在科学技术普及中的创新内容、方法、手段;具有独创、高效、科学、实用特点的操作(工作)方法;在引进、消化、吸收、开发、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中创新的关键技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发明创造;其他生产领域中取得显著成效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成果等。

2.参赛条件。创新成果应已转化应用,创造的经济效益能够定量评估测算;创新成果独立完成人或团队第一完成人须为一线技能人才。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实现企业、产业、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有利于“四新”技术(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集成应用或建造方式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推动技术进步、落实绿色低碳落实的。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推荐:创新成果涉及国家秘密、存在知识产权争议的;已获得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的;已获得 2021-2024 年全省职工创新创效竞赛省级决赛创新成果奖的;研究院(所)、企业专门研发机构以及专业研发人员研发的成果;获得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省科技厅等省部级以上科技主管部门科研项目资助的成果。

3.竞赛方式。省建设建材工会联合山东省建设科技与教育协会组织专家,对职工创新创效成果进行综合评审,择优推荐参加省级决赛。

(四) “五小”创新成果赛道   

1.参赛对象。职工在经济技术活动中形成的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成果、发明项目、优秀合理化建议和精优作业法、绝技绝活, 科技领先及具有市场性的创新成果, 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等。

2.参赛条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即可申报:(1) 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小发明、小创造;(2)围绕企业安全生产、改善劳动条件进行技术革新与改进的小成果;(3)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小革新成果;(4)在设备改造、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成果或操作方法;(5)产生较大影响或发挥较大作用的关键技术突破;(6)在经营管理方面进 行创新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小成果等。

已经获得过省级以上“五小”创新成果竞赛三等奖以上奖项的不再申报。联合申报单位不超过两家。申报成果范围时间为:2024年5月22日至2025年5月25日期间。

3.竞赛方式。省建设建材工会联合山东省建设科技与教育协会组织专家,对参赛成果进行综合评审,分别按照不超过申报总数的10%、20%、30%的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并根据参赛情况设若干优秀组织奖。

(五)鲁班工匠学院赛道

1.参赛对象。在组织管理、教学保障、培育成效方面达到标准的企业培训基地、实训基地(人才中心)、职工夜校、职业院校实训基地以及其他为职工(农民工)技能提升提供支持且成效明显的教育培训机构均可参赛。

2.参赛条件。(1)组织管理。一是组织体系健全。建立健全“鲁班工匠学院”组织领导体系,学院运行管理制度健全。二是工作机制高效。每年制定年度工作和培育计划;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支撑保障机制高效运营。三是日常管理规范。学院设置固定的办公场所,工会元素凸显,标识明显,氛围浓厚;配备2名以上专兼职工作人员;能够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能积极参与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理论研讨、实地调研、交流互促等活动;建立培育对象人才库,有完善的信息登记备案、动态调整制度。(2)教学保障。一是师资队伍多元。有15人以上的专兼职师资队伍;配备5人以上劳模和工匠人才教师资源。二是配套设施齐全。有固定的自有教学场地和实训、实践场所,满足工匠培训实践要求;配备与教学工作相适应的教学硬件设施和专业技术设备;设有“鲁班文化”宣传站/宣传角/宣传栏等丰富的文化传播阵地;“鲁班工匠学院”统一标识明显、工会元素凸显。三是课程体系丰富。针对本单位高技能人才需求情况,设置5个以上相对固定的专业技能教学科目和至少1个“鲁班文化”教学科目;围绕本地本单位优势产业发展需要,设置5个以上专门培养高精尖缺工匠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鲁班工匠”特色课程体系;结合行业、企业和岗位工作实际,以劳模工匠为讲师开发“短而精”的系列教学视频;能够依托“职工之家”APP、“齐鲁工惠”APP线上职工视频课程丰富工匠培育课程体系。四是教学保障有力。有相对稳定的资金保障,每年筹集“鲁班工匠”人才教育培训的专项资金30万元以上;学院年日常运行费用保障资金不低于3万元。(3)培育成效。一是培训人次较多。每年开展工匠专题培训不少于5个班次,高级工以上职工参训不少于50人次,合计时长不少于1000学时。年组织职工技能培训不少于500人次、合计时长不少于5000学时。二是创新创效突出。聚焦施工技术创新、工程管理优化等应用性课题,研究制定可落地、能执行的解决方案,并做好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常态化承办、服务劳动和技能竞赛,以“赛”为擎、以“赛”促建、以“赛”强能效果明显。每年开展创新交流展示活动和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各不少于1次。

3.参赛方式。省建设建材工会联合山东省建筑业协会(企业)、山东省建设科技与教育协会(院校)组织专家组对各参赛单位提供材料及日常调研观摩情况进行综合评审,竞赛设置优胜奖,并择优推荐为省级工匠培育点。

(六)鲁班工匠学堂/实训基地赛道

1.参赛对象。为提高职工(农民工)技能提升、特别是工匠人才提供支持,且达到“六有”标准的企业培训/实训机构、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等均可参赛。

2.参赛条件。(1)有特色标识。宣传鲁班工匠文化,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2)有师资队伍。有5名以上专兼人员组成的教学培训团队,其中至少有1人为市级以上工匠或至少有2人为“四会”型(会讲、会做、会教、会做思想工作)一线技术骨干。(3)有培训/实训场地。设施设备配备符合实际教学实训要求,面积一般不小于30平方米。(4)有专门方案计划。有职工技能培训和帮助职工技能等级提升的专门工作方案或工作计划,有明确的培训培育目标和实现方法路径。(5)有经费保障。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设施设备运维和教学保障。(6)有突出成效。每年集中组织中高级工培训不少于40个学时,参训人次不少于50人。

3.参赛方式。省建设建材工会联合山东省建筑业协会组织专家组对各参赛单位提供材料及日常调研观摩情况进行综合评审,竞赛设置优胜奖,并择优推荐为省级工匠培育点。

(七)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赛道

1.参赛对象。全省在建一年以上的建设项目、工区,为开展农民工思想教育、技能培训设立的培训(实训)场所。

2.参赛条件。满足“五有”基本条件的即可参赛:(1) 有固定场所。单独或结合会议室、活动室、创新工作室等设置相对固定教学培训场所, 有效使用面积一般应不低于20平方米。(2)有培训设施。配备基本教学、实训设施、设备(教具),可以线上课程学习培训。(3)有师资队伍。有3名以上专兼人员组成的教学培训团队,其中至少有1人为“四会”型(会讲、会做、会教、会做思想工作)一线技术骨干。(4)有实用内容。有根据工程建设、操作岗位需要设置的企业文化、维权常识、技能提升、安全常识等教学内容、计划,有实际培训成效。(5)有经费保障。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提升站设施设备运维和教学保障。

3.参赛方式。省建设建材工会联合山东省建筑业协会组织专家组对各参赛单位提供材料及日常调研观摩情况进行综合评审,竞赛设置优胜奖,并将“四会”型一线技术骨干纳入省建设建材工会技能培训人才库。

四、时间步骤

(一)全员创新企业、创新工作室赛道,各参赛单位参赛资料(附件1、2、3)需于2025年6月18日前提交到竞赛组委会办公室邮箱。

(二)职工创新创效赛道,各参赛人需于2025年6月18日前将简要参赛资料(附件7、8)提交至竞赛组委会办公室邮箱。

(三)五小创新成果赛道。申报单位于2025年7月20日17点前,填写《2025年“鲁新杯”山东省全员创新竞赛--“五小”创新成果赛道竞赛申报表》(附件9),同时将申报资料word版和pdf 盖章版发送至邮箱:sjskjxh@jn.shandong.cn。

(四)鲁班工匠学院、鲁班工匠学堂/实训基地、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赛道、各参赛单位参赛资料(附件4、5、6)需于2025年8月20日前提交到竞赛组委会办公室邮箱。

邮件标题需按照“申报单位名称+赛道名称”格式标注。

五、工作要求

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鲁新杯”全员创新竞赛活动,切实做好组织发动,确保竞赛活动扎实开展。要加强宣传发动,切实增强工作品牌牵引力,扩大竞赛活动影响力。要广泛宣传竞赛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团结带动广大职工踊跃创新、全员创新,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要坚持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把标准条件,精心组织材料、确保推荐质量,全面展示竞赛成效。对伪造材料、虚假瞒报的,取消参赛资格。

省建设建材工会:联系人:范亭亭 联系电话:0531-51765557

省建筑业协会 :联系人:王 琳  联系电话:0531-86195388;13307523816

省建设科技与教育协会: 联系人:韦安磊 联系电话:0531-87080801;18653151501

竞赛组委会邮箱:qycxjs2025@163.com

附件:

1.全员创新企业赛道推荐材料清单;

2.创新工作室赛道推荐材料清单;

3.创新工作室赛道参赛对象汇总表;

4.鲁班工匠学院站赛道推荐材料清单;

5.鲁班工匠学堂/实训基地赛道推荐材料清单;

6.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赛道推荐材料清单;

7.职工创新创效赛道申报表;

8.职工创新创效赛道申报推荐汇总表

9.“五小”创新成果赛道申报表;

附件1-9

2025“鲁新杯”山东省全员创新竞赛建设建材系统竞赛组织委员会

(山东省建设建材工会

    山东省建筑业协会

山东省建设科技与教育协会) 

2025年5月23日


0531-87080801/02/03/05/06/07/08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经四路小纬四路2号8楼
邮箱:sjskjxh@jn.shandong.cn

鲁ICP备2020039468 技术支持:品哲科技